扫一扫 关注我们

生态环境部最新公布43个先进水处理技术(三)

首页标题    行业引领    生态环境部最新公布43个先进水处理技术(三)

 

 

生态环境部最新公布43个先进水处理技术(三)

 

三、《城镇污水处理篇》

1、耦合沉淀矩形气升环流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

工艺路线:

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厌氧池完成释磷,然后进入缺氧池与回流的硝化液进行反硝化脱氮,缺氧池出水进入矩形气升环流生物反应器去除氨氮等污染物,反应器出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进一步去除SS和TP,出水经消毒后达标排放。

系统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置。

技术特点:

采用标准规格的气升循环生化装置,组合生化与沉淀功能,高效截留活性污泥,结合脱氮除磷工艺,实现污水高效处理。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 COD≤400mg/L、BOD5≤200mg/L、SS≤200mg/L、氨氮≤40mg/L、TN≤50mg/L、 TP≤5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其中COD、BOD5、 氨氮、TP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中IV类标准限值要求。

适用范围:

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

2、高效气浮净水器

工艺路线:

利用高效溶气技术产生的饱和气泡云团气浮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

技术特点:

不添加PAM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气浮效果,运行成本低。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SS30mg/L~200mg/L、TP2mg/L,出水SS<5mg/L、TP<0.05mg/L。

适用范围: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3、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处理装备

工艺路线:

主体设备为高效气升环流式脱氮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将生化曝气区与沉淀区上下高度集成,中间设置特殊的三相分离结构,反应器可利用曝气尾气作为气提动力,驱动内圈—外圈混合液循环。

反应器出水经沉淀分离后排放;臭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技术特点:

采用模块化多级环状结构设计,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材料用量、缩短建设周期。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COD≤250mg/L、BOD5≤120mg/L、SS≤150mg/L、氨氮≤30mg/L、TN≤40mg/L、TP≤4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

适用范围:

新建村镇污水处理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建。

4、低温高效复合流人工湿地集成技术

工艺路线:

该技术集成低温人工湿地和高效复合流人工湿地。

低温人工湿地系统由多级人工湿地组成,增设由废玻璃和秸秆组成的新型隔热材料和放置吸附剂的磷吸附池,保证低温处理效果。

高效复合流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流与上升式垂直流 相结合的复合流布水方式。

湿地运行中通过大水量、高流速和高水压方式冲洗倒膜防止堵塞,采用人工湿地微生物菌群调整装置提升处理效果。

技术特点:

利用废弃物作保温材料,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人工湿地构造简单,建设和运行成本低。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针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在冬季低温、进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条件下,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限值要求。

适用范围:

北方低温高寒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

5、城镇污水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脱氮与优化调控技术

工艺路线:

采用综合调控提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系统的污水脱氮效率:

调控进水方式、搅拌时段等提高负荷;

增加主反应区末端至预反应区的污泥回流系统,充分利用原水有机碳源;

投加悬浮填料强化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有效富集, 提高工艺脱氮效率。

技术特点:

采取沉淀与滗水阶段持续进水、曝气阶段不进水的间歇进水模式,在搅拌和曝气阶段开启回流系统,投加悬浮填料等综合措施提高SBR脱氮效率。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TN25mg/L~35mg/L、氨氮15mg/L~25mg/L、COD150mg/L~200mg/L;出水TN<10mg/L、氨氮<1mg/L、COD<30mg/L。

适用范围:

采用SBR及其变型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与升级改造。

6、纳米平板陶瓷膜污水处理技术及一体化装备

工艺路线:

污水经预处理后,在高污泥浓度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去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再通过无机陶瓷平板膜过滤,实现泥水分离,出水经消毒或深度处理后外排或回用。

技术特点:

采用的纳米陶瓷膜(膜孔径50nm~100nm)具有通量大、机械强度高、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分离精度好、化学稳定性强、便于一体化安装等特点。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COD≤250mg/L、SS≤150mg/L、氨氮≤25mg/L、TN≤40mg/L、TP≤4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

污泥浓度5000mg/L~20000mg/L,纳米平板陶瓷膜设备产水量18L/(m2・h)~40L/(m2・h),跨膜压差0kPa~60kPa。

适用范围:

生活污水深度处理。

7、城市污水生物膜强化脱氮多级A/O工艺

工艺路线:

在各级缺氧区和好氧区分别投加填料强化脱氮,原水分别进入各级缺氧区,污泥回流到系统首端,无内回流设施。

第一级缺氧区利用原水碳源对回流污泥的硝酸盐氮进行反硝化,同时进行短程反硝化实现深度脱氮,然后污水流入第一级好氧区进行硝化。以后各级以此类推。

出水经二沉池后达标排放。

技术特点:

过程优化控制有效利用污水中的碳源,采用短程反硝化产生亚硝酸盐,为部分厌氧氨氧化创造条件,实现深度脱氮。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TN45mg/L~60mg/L,氨氮35mg/L~50mg/L,COD130mg/L~250mg/L;出水TN≤15mg/L,氨氮≤8mg/L,COD≤50mg/L。

适用范围:

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采用活性污泥法的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新建与升级改造。

8、MBR-DF组合污水处理技术

工艺路线:

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膜生物反应器(MBR),去除COD、TN和部分TP,MBR出水进入超低压选择性纳滤(DF)单元,去除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TP、重金属等。

DF单元产生的浓水部分回流至MBR前端,部分经深度处理后与DF单元产水混合排放或回用。

系统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置。

技术特点:

运行压力低、水回收率高,出水水质优,运行稳定性好。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COD≤500mg/L、BOD5≤350mg/L、氨氮≤45mg/L、TN≤70mg/L、TP≤8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A标准要求。

运行压力<0.40MPa,水回收率>90%。

适用范围:

出水水质要求高地区的污水深度处理。

9、高效节地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

工艺路线:

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缺氧-好氧生化处理段,生化处理段采用高填充率轻质填料,正常运行时为固定床结构,反洗时为流化床结构,通过缺氧好氧段的串联组合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缺氧池可有效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好氧池可有效富集短程硝化菌,实现高效截留和去除污染物。

出水经高效沉淀、消毒后排放或回用;污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置;臭气经生物处理后达标排放。

技术特点:

采用新型轻质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有效比表面积大于1300m2/m3,孔隙率大于80%,反应池填料填充率一般为60%~90%。

通过固定床和反洗流化床有机耦合、功能菌定向强化富集,实现了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脱氮效果好的目标。

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

进水COD≤300mg/L、BOD5≤150mg/L、SS≤250mg/L、氨氮≤40mg/L、TN≤45mg/L、TP≤5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B标准要求。

适用范围:

新建及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尤其适用于用地紧张、对节地要求高的情况。

 

 

2023年2月3日 10:27
浏览量:0